咨询热线: 0731-5599-8018

预约试听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资讯

让国学经典成为实现中国梦的正能量源泉

2020-01-17 10:50:08

国学经典,是中华文明传承的主要载体,也是中国人文化身份的象征。一个中国人,如果没有经受国学经典的沐浴与洗礼,那他的文化身份就不是中国人。就在9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北京师范大学时,关于传承中华文化的鲜明表态立刻引起强烈的反响与共鸣。总书记说,对课本去中国化很不赞成,感到很悲哀;古代经典应成为民族文化的基因。总书记表达了自己对经典国学和文化的热爱情结,和对民族文化传承发展的期待与焦虑。两天后的9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前往塔吉克斯坦进行国事访问途中的万米高空专机上,对随行工作人员和媒体记者很有感触地说:“古诗文经典已经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成了我们的基因,我们现在一说话蹦出来的那些东西,都是小时候记下的,语文课应该学古诗文经典,把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不断传承下去。”

习总书记近日两次的讲话,充分显示包括国学在内的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而他对文化传承的满腔期许,在让人倍感振奋之余也感到了压力与鞭策。这,应该引起全体中国人的高度重视与警醒。《品读国学经典》一书在这个时刻呈现在广大读者面前,是巧合吗?我想有一点,但绝非偶然。本书作者夏海先生,长期默默致力于国学经典的研究,尽管他只是利用业余时间来进行,但丝毫没有影响他成为当前我们国家一位重要的国学研究家。早在2007年,夏海先生就在潜心研读《论语》的基础上,写成了《论语与人生》一书,引起学界强烈关注,有力助推了彼时国学热的兴起。我至今依然记得《论语与人生》一书的与众不同。该书分类梳理了孔子的思想,最大特点是以论语注孔子,各篇独立成章,又融合贯通,为我们刻画了一个体现中华民族思想、文化精神和道德良心的孔子形象,最让我难忘的是研究的实用性与指导性,罕见地使经典走向社会生活的实践层面,使精神与当代人相结合,堪称经世致用的一次完美呈现。也正因为此,书出版后,受到热捧,风靡一时,经典国学以新颖的角度从故纸堆中走出,抖落尘土,顿时耳目一新。今天,《品读国学经典》一书的问世,延续了作者一以贯之的国学研究热情和探索创新,不断彰显了作者对民族的热爱、对民族文明传承的责任与担当,其执着与坚守,令人敬佩。从书的简介上可以看出,夏海先生不是专业研究工作者,他在中央国家机关工作,每天公务缠身,以至于“不能有整块的时间集中阅读学习”,但他克服困难,费尽心思选择了《古文观止》,进而扩充阅读有关文选。作者深入其中,参透国学义理,思悟先贤睿智,经年累月,“口不绝吟于经典名文,手不停录于思绪心得,于是成就了《品读国学经典》”。多么辛劳,但是乐在其中;多么执着,在固守中奉献。这,正是中华民族文化之大幸,让我们对民族文化的未来充满信心。

《品读国学经典》是一部品读经典、思考人生的学术随笔集。作者从我国古代文史哲名篇中,选取部分思想深邃、富有文采的代表性作品进行解读,在介绍作品内容和文学特色的基础上,通过“知人论史”、“知人论世”,对文章涉及的历史背、人生际遇、哲学思想等方面进行全方位阐释。全书视野宏阔,从先秦管子《牧民》开篇,到清代《曾国藩家书》收笔,横跨两千多年时间,品读三十六篇经典。这些经典绝大多数是散文,其中,有韵文和骈体文;源于《古文观止》有二十二篇;春秋战国、秦汉时期、三国和魏晋时期各品读五篇,唐朝品读七篇,宋朝品读六篇,明朝、清朝各品读四篇。全书所著文章涉及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各个方面,涵盖修身、齐家、治国各个领域,基本是采用“解构”与“建构”的写作手法,在解析原文、“走近古人”的过程中重构对文本的理解,把普及性与学术性结合起来,寄托着深厚的人生沉思。

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正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朝着“两个一百年”的宏伟目标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理想的实现离不开精神。国学,正是中国精神的有效载体。我们相信,国学,将在传承中发扬光大,在实践中开拓创新,它的博大精深,一定会春风化雨,成为时代中国的正能量源泉!

相关推荐

在线咨询
在线留言
培训报价
扫一扫

扫一扫
赠送神秘大礼

全国免费服务热线
0731-5599-8018

返回顶部